10月12日,党的十九大、二十大代表,全国最美教师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教授走进青岛黄海学院,以《遇见,最好的自己》为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专题报告会。我校惠灵顿学院的师生代表与各学院400余名师生一道,在知信楼B01报告厅共同聆听了这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分享,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刘纪新主持。

徐川教授的讲座没有传统的PPT讲解,更像一位学长与朋友的真诚对话——他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线索,回忆人生成长中的思考与困惑,告诉在场学子“大学生活里遇到困惑很正常,关键要学会发现自己、接受自己、悦纳自己”。他说“发现自己”就是找到擅长的事、锚定人生方向并踏实努力,还笑着用“人生不是童话故事,但人生充满了可能”鼓励大家珍惜大学时光,多探索、多尝试,慢慢积累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。这些话语像一股暖流,悄悄走进了惠灵顿学院学子的心里。

惠灵顿学院的张欣硕同学听完讲座后,心里满是触动。他说跟着徐川教授风趣的讲述,仿佛自己也跟着踏上了寻找“更美好自己”的路。徐教授反复提到的“尝试”,还有他为寻找自我经历的种种故事,让张欣硕忍不住反思:自己好像还没真正为找到自我付出过努力。“我们年轻人有更多机会,不只是事业上的机遇,还有试错的空间。”张欣硕认为:未来他想大胆尝试不同的事,在充实的日子里发掘潜能、磨练意志,找到自己的天赋;也想踏出舒适区,经受体魄与精神的洗礼,让自己的能力和内心都像钢铁般坚韧,最后一头扎进热爱的事业里,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。
同样有感悟的还有惠灵顿学院的于子琪同学。她曾在这个选择繁多的时代里困惑:“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?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?”总觉得自己“应该成功、应该更优秀”,却连奔跑的方向都没找对。而徐川教授的分享让她豁然开朗——原来“遇见最好的自己”不是遥不可及的终点,而是一场向内探索的成长旅程。“我们总爱向外看,羡慕别人的成就,想活成别人的样子,但徐教授告诉我们,不用复制别人的模板,要找到自己的赛道。”于子琪认为:现在的她不再对未来迷茫,因为她知道“最好的自己”藏在每一次自我审视里,藏在对生活的热爱里,更藏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里。
报告会最后,刘纪新副校长在总结中提到,徐川教授用生动的事例、幽默的语言,从自我认识、坚定信念、勇于超越多个维度,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在新征程中找准定位、实现价值。这恰好与惠灵顿学院的育人初心不谋而合——学院一直关注学子的理想信念培养,致力于为大家搭建探索自我、成长成才的平台。这场讲座不仅为惠灵顿学院学子解开了成长的困惑,更给了大家奔赴未来的勇气。

如今讲座虽已落幕,但“发现自己、持续成长”的种子已在惠灵顿学院学子心中发芽。未来,他们会带着徐川教授带给自己的启发和思考,在学习中踏实前行,在探索中认清方向,在热爱里奔赴山海,一点点靠近那个最好的自己。
初审:张琛 复审:赵婷 终审:周萍
